OB视讯网站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文字有点长,你可以跟随插图看不同的时间段内容。
90年男生一枚,出生在广东一个偏远县城。童年在拮据中度过,父亲曾经开了镇上最大的一家百货超市,但由于经营不善很快就倒闭而且还欠了一屁股债务,从此一蹶不振,养成了不务正业好赌的性格。幸好有一个勤劳的母亲,把我们兄弟俩带大。
童年没有太多记忆,只记得大部分时光是在电脑游戏中度过,母亲为了养活我们兄弟俩,身兼2份工作,中午在短暂的休息时间还会回家为我们做饭,下午接着去工作。所以没有亲人陪伴,只有电脑游戏陪伴,我可以不分昼夜的玩游戏与电脑为伴,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的经历让我后面选择了外贸的道路。
游戏带给我很多快乐,直到初中,他让我忘却了生活的困窘。直到有一天我回家正准备开门,发现房东在我们楼下徘徊。但是我明明感觉到母亲和弟弟是在家里的,但是怎样敲门也没有开门,后来才知道为了躲避交房租,母亲和弟弟故意躲在家里。我脚上的球鞋已经穿了几年了,一到雨天都会进水,跟母亲说了很多次,她也只是让我先穿着,因为我和弟弟上学,家里已经没有太多的结余了,家里主要的收入来源就是母亲兼职工作的报酬。
我的学业成绩也因为过度的游戏而荒废了,中考的时候自然不理想,一向不问家事的父亲居然托关系把我送进当时县城里一所还算不错的高中,这也是我现在觉得唯一一件他做的让我感激的事情。高中前两年依然沉浸在游戏中,直到高三的时候,我才发现再这样下去后面可能连最差的大学都没得上。于是发奋图强,忘记了游戏,早上早早起床背历史,放学路上一边走路一边听英语。晚上12点睡觉,就这样经过一年的奋斗,高考成绩也出来了,没有太好但是还是被一个大专院校录取了。我从容的选择了命运安排去上学了。
大学是自由的,游戏依然陪伴着我。但是生活的拮据也时刻伴着我,母亲只是给我基本的生活费,所以我没有过多的零花钱让我无法跟同龄一样愉快的玩耍,最后我选择了去兼职,发传单,肯德基服务生,电话卡促销,虽然收入很低但是我还是可以勉强维持生活的开支。大学的一半时光都是在兼职中度过。直到现在我还清楚记得在广东37度的高温下穿着笨笨熊的卡通衣服,喊着手机促销的口号,一天工作10小时就只为了50元的报酬,工作结束后衣服都能拧出水来。
很快大学毕业了,生活的艰辛让我过早的了解生存的艰辛。在实习期间,我找到了人生第一份外贸工作,给一个女外贸soho翻译邮件。工作内容是这样的,上午工作4个小时,下午工作3个小时,把她老公电脑的里面的邮件翻译成中文。这份工作我干了有3个月,这个女的老公是做外贸的,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不在了,只留下了很多外贸邮件。但是这位女士不懂英文,所以我来翻译。当时的工资是600元一月,我早上很早起床,为了省钱,我骑着我的折叠自行车骑车一小时去她家里,包里装4个包子,早上吃2个,中午出来休息的时候就吃剩下2个,然后在公园的躺椅上休息下,下午接着去工作。
很快毕业了,我有了毕业证。所以打算找份正式的工作,由于没有什么工作经验,所以我优先考虑外贸工作。了解下广东的外贸形势,广州和深圳是外贸最活跃的2个城市,但是考虑到身上的钱和生活成本,我折中的选择了在这两个城市中间的东莞。毕业那天我没有像太多同学那样聚餐或者留恋下校园时光,而是匆匆收拾好自己的行李,带上了自己的折叠自行车开始了去东莞的行程。
2012年,夏天,东莞暴雨。
为了能够更快的找到工作,我暂时住在一个30元一天的旅馆里,我身上的钱最多能支持1个周的开支。南方的暴雨依然持续,经常在面试的路上被雨水淋成落汤鸡,很是狼狈。但是生活逼的我不得不去尽快找到工作。考虑到自己只是应届毕业生,和手上仅有的一个英语四级证书,我放低了自己要求:包吃住有一定的发展前景即可。
终于在第5天我找到了一份工作,底薪2000包吃住,是一家做机器设备的公司。为什么选择这家公司呢,因为我面试的时候正好碰见了一个老外在那里,第一次见到国外的客户内心很是激动,感觉老板也挺和善就答应下来了。
疲惫的我终于找到一份外贸工作了,晚上回去搬东西,等行政把我领到宿舍我才傻了眼,这里的所谓宿舍其实就是工地上毛培房,外面还是红砖,里面经过了简单的粉刷,但是墙上依然有很多厚厚的灰尘和泡水后长出的霉斑,隐约还有蟑螂和老鼠的足迹。晚餐是那种成本在3元的简餐,只有那种叶子已经发黄的青菜没有肉。当时有种想放弃的想法,但是想想口袋里的所剩不到100的钱就忍了。
就这样我正式开始了我的外贸生涯,而且一呆就是5年。
本以为这是成熟的公司,但是上一个星期班之后才发现事实上并非这样。老板靠自己几个稳定客户起家,和自己手上供应链一年差不多有几百万的利润。而外贸部其实一直没有做起来,刚到公司老板还是分给我一些之前离职的业务员的客户资料。作为一个外贸新人我其实连怎样跟客户写邮件都不太清楚。自己去研究和学习产品。
没隔多久,老板又招来几个应届毕业生,我们几个人一起工作,公司有平台是阿里巴巴和中国制造。大家都是小白,然后一起研究共同学习,其中有一个成为我的室友M..因为一起工作,所以所以在一起聊的比较多。M性格外向,颇有女生缘,经常能和办公室的妹子打成一片。而我性格略下孤僻,跟女生说话都会脸红。平时除了上班就是偶尔玩玩游戏,平时很少出门,只有周末下午才去几公里的镇上逛逛,然后又很快回到办公室加班。
时间的过的很快,2个月过去了,我也如愿出了一个小单,当时很开心。尽管提成为零但是终于开启了外贸新的征程,工资也发了2000。自小对车非常酷爱,无奈囊中羞涩,从来没有一辆真正属于自己的。于是我打算犒赏一下自己,第一个月的工资我花掉了1600买了一辆山地自行车,连M都对我这个大手笔买的”豪车“大加钦佩,逢有他的朋友过来都会向他朋友介绍下我买的这辆“豪车”。这是我人生的第一辆车,不幸的是没过多久就被盗了,这是后话。
在这外贸的第一年里,我过的是最充实的。平时上班,研究产品,学习外贸知识,偶而也会去外贸圈逛逛学习下大神的干货,成长也是最快的。因为收入不高,又没有太多朋友,周末我经常一个人选择在办公室度过,办公室有网络,可以听听歌看看美剧,顺便又可以开发下客户。M有时候也会陪我,但是大多数时间他都和他的朋友出去逛了,办公室经常我一个人,有时候还会碰到老板。但是我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
累了就去几公里外的小镇上逛逛,花30元去麦当劳吃顿大餐,因为公司伙食太差了,对我而言30元一餐饭已经很奢侈了。然后在花10元买一串葡萄回去,为了省钱我选择少花2元坐公交而是步行1个小时回公司。
此时的我对生活没有太多期望,我只希望我能住的更好一点,有自己单独的房间,每天下班能有一台高配置的电脑可以玩玩游戏,收入能稳定在5000每个月,此生无憾矣。
时间就在这样平静的时光里悄悄溜走。
经过一年的发展,公司的外贸部虽然陆续有新人进来和出去,但是整体的业绩依然保持着上升的势头,这期中业绩最好的就是我和M.整个团队也保持基本稳定。
M基本成为了我好搭档,平日里我们成为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工作上互相交流,周末也偶尔一起去爬爬山。他更重视业务,善于主动拓展客户,而我更倾向于去研究平台和运营技巧,尽管有时候M业绩会超过我,但是整体也基本半斤八两但是这不影响我们之间关系,M除了跟我交流怎样写开发信等工作上的事情,有时候还跟我分享他的感情生活。他是一个女人缘十足的人,这点连我都羡慕。他有个女朋友在我们公司,但是还有一个远在北京的富家女网友,据他所说那个富家女还专程从北京坐飞机来看他好几次,他们私下在酒店见过面。但是那时候对于感情懵懂我的,只是羡慕而已,我小时候的经历让我觉得恋爱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当前只有努力工作赚钱才是我该思考的,作为朋友我有些羡慕M,但是他这种背叛我觉得是一种对爱情的欺骗是可耻的,当然这是我心底的想法。
对于公司说实话我很喜欢这样的工作氛围,尽管我不善言谈在公司显的有点特立独行,但是对这个有说有笑的氛围还是很喜欢的。整个外贸团队也是活力四射,老板平时也不太管理,所以大家平时一起工作,扁平的模式,又都是从小白起步,从当初什么是FOB一起百度开始研究,到现在基本掌握外贸方面的知识开始,成长是快乐的。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外贸部门的收入首次超过老板国内的收入,在外贸上尝到甜头的,老板决定加大外贸的投入。很快老板又投了一个国际站平台,并且不久找了我谈了一次话,也是从此是我跟M关系转折。
随着业务的增长,老板也看出扁平的管理方式不利于团队管理,所以需要一个人来管理整个团队,另外他觉得平台也需要统一管理。纵观目前团队里面业务能力,就数我和M最强了,但是我跟倾向与研究平台和运营,所以老板让我暂时管理所有平台。其实我觉得可能是我的内敛和专注的性格,以及周末自愿加班的行为给老板带来了好感,所以他才选择了我。在一次业务会议上老板公布了让我暂时管理网站的任命。从此我跟M的关系变的越发微妙一些,除了表面上打打招呼再也没有推心置腹的交流过。
后面随着业务的增长,老板直接任命我当外贸经理来管理整个外贸团队。我开启了从外贸业务到管理层的转变。鉴于管理方面有很多事情要做,我向老板提出能不能提高我的底薪到5000并且抽取一部分的业务提成,鉴于我在过去的表现老板同意了我的要求,当然我的这个要求只有老板和我知道,当时是保密状态。随着客户的积累,很快我每个月收入已经稳定到8K左右,当然算了个人和团队提成。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和M矛盾开始激化起来,其实管理和被管理者永远是一对矛盾。有一次M因为不满我把好的询盘分给别人而当众对我咆哮起来,我们的友情也因此走向了尽头。他联合他的女朋友(公司同事)一起反对我的管理新政,而导致我的管理遇到威胁而且造成了团队的分裂,还好老板在背后一直支持我。老板批评了M,从此M也开始消极怠工起来,上班经常迟到,业绩也开始下滑,对我也不像以前那么客气。终于后面因为跟富家女拧不清的关系的暴露,导致女方的威胁电话打到公司来,无奈之下最终M被迫辞职,他女友也因为怀孕离职。
M走后,少了那一拨跟我作对的人,团队很快又按我的思路恢复秩序上来。M走后,我在老板授意下,分割了他的客户资源,整体的业绩并没收到影响,反而不降反升。老板更加信任我了,也从此开启了我与老版精诚合作的蜜月时期。
有一次下班我还在做报价单,老板约我去看房,我就毫不犹豫去了。看后觉得很满意,当时首付要20万,但是需要支付2万定金,我老家县城好的地段房子也要这么多,想想东莞未来的发展前景,我好不犹豫的支付了2万定金。连老板都很好奇我为什么如此快的决定下来,买房就像买白菜一样草率。草率的结果就是要在一周内凑足20万首付,我觉得这是我的一个弱点,后面接着再说。当时算了下这几年省吃简用的积蓄,也就6万的存款,老板似乎也看出了我的囧镜,还是鼓励我去买。他帮我出这个首付但是要每月从我工资抵扣,我也只能这样了。
但是我又不喜欢欠别人的钱,让父母在老家帮忙借了10几万,十一回了趟老家,后面就把钱还了老板,为了感谢老板的帮助,还特意带了老家的鸡鸭之类的特产,后面老板也只是很冷淡的收下。
15年夏,我在老板的要求一起去了香港参加了展会。回来后在展会上收到一些名片,遇到几个比较有意向的客户。后面也有客户下单,总之收获还不错。
这里重点说下一个展会的插曲。我们老板也是白手起家,他有一个贤惠的妻子,他现在的公司有今天我觉得离不开她老婆的协助,公司诸多不好处理的事情都是他老婆出面的解决,这是我比较羡慕的爱情。香港展会结束后,老板单独把我叫到他的房间,很神秘的给我3盒燕窝让我带回公司,其中一盒让我带走让我孝敬父母,另外一盒送给送给她老婆,他告诉我还有一盒让我保存着,后面我才知道那一盒是为他的一个情人准备的。从此老板的形象从100分变成了90分,这也是我后面离开公司的原因。
转眼已经是在这家公司呆的第三个年头,业绩也如逐步稳定,底薪已经达到了6000,一个月新老客户加起来差不多也有1万多的收入。除了房贷其他也没有太多的支出。工作上我坐稳了外贸主管的位置,一如既往的得到老板的信任和支持,还且手上有了一定的闲钱,3年的外贸生涯让我觉得有点孤单,看看身边的人周末都去约会,而我只能孤零零的在办公室打发时光,于是我我打算尝试着找一个自己的另一半。
平时除了工作之外,偶而会泡泡外贸论坛,记得里面有个告别单身的板块,在里面认识另一位湖北籍美女doris ,由于是做外贸的,所以有共同的话题,聊着聊着,后面就打算周末见面,因为她在深圳离东莞也不远,所以周末我们选择见面。第一次见面感觉很好,大长腿,性格外向,一起吃了饭然后去看了电影,只是我当时太屌丝了,只请了别人吃了沙县小吃,她也没有介意,后面又约过几次,除了聊天,看电影,我连手都没有碰过。主要是我这种性格内向略显自卑的人,总感觉自己高攀不了她,尽管她就在我身边,更别说鼓起勇气去表白了。我们就这样一直保持网络上的联系和朋友关系。五一的时候终于放假了,我终于鼓起勇气打算去表白,所以约她一起出去旅游下,她居然同意了,当时心里很开心。但是天工不做美,因为五一涌向深圳的人太多,交通太堵我们在路上整整堵到下午,旅行团取消了计划把钱退给我们了,所以很是可惜。晚上由于太晚她让我在她家过夜,然后度过了一个让人忐忑的晚上,我终究还是没有勇气去表白,第二天我很懊悔的回到东莞。自卑的心理始终让我缺乏主动表白的勇气,最终就这样错过了,现在想想都是遗憾。
自从这次失败的旅行之后,我们联系的越来越少了,到最后基本一个月才问候一下。考虑到我自身的条件,我放低了自己的要求,可以结婚一起过日子即可。
搜索了脑海中认识不多的异性,我觉得大学的一个好友N也许是我命中注定的那个人。在我一直忙于兼职的大学时光里,有一个同班同学N曾经帮过我,让我有些自卑的心里感到了些许的安慰。怀着忐忑的心里,我找到她的朋友得到她还是单身的消息,于是我决定勇敢一次。
由于有先前的同学感情基础很快我们取的联系,当然我怀着有目的性的心里跟他联系,很快就到了谈男女朋友的地步,我们约好十一去他家提亲,现在想想当时太过草率了。
然而她并没有告诉他家人我去她家的目的,他父母还以为我是她普通的同学,去她家吃过饭,然后我就对她爸爸一年严肃的说:“阿叔,我要跟你女儿结婚!”。N的老爸是一个年过7旬的老人,对这突入齐来的一句话吓了一跳,先是震惊后是翁怒然后是严肃,后面就说:“人生大事,你跟他两个哥哥谈谈”,现在想想当初的确有点草率。
简单介绍下N,颜值不高,但是有3个哥哥,加上年龄小所以从小备受宠爱。也许命中注定吧,后面她成了我的老婆。
16年岁末,因为要结婚,我用了不多的积蓄又买了一辆车,这也是我人生第一辆4轮车,5万元。后面在老家简单的完成了自己的婚礼。
经历了4年的时间终于在东莞站稳脚跟,有车有房有老婆,当然房贷还中,从来的时候一无所有到现在有了基本的生活条件,我还是很开心的。
转眼到了2017年,经过5年的行业沉淀,我已经在公司一个月可以稳定到1.5万的收入,尽管底薪依然只是6千。有时候业绩好的时候可以达到2万。再也不吃公司的3元套餐了,基本中午都是出去吃饭,炒2个小菜。
有时候想想过去,自己都佩服自己怎么会熬过去5年在这里,随着收入的增加,物质方面也大大改善。玩游戏的装备都有很大的升级。
度过了半年的安逸时光,觉得该去改变一下了,似乎有车有房的目标还是太小了。17年中,跟一个同样上班的同学合计了,2个人合开了一个阿里巴巴国际站,我分了一个子账号,每年付1万的费用。
平时上上班,有空余的时间就在新开的平台上发发产品,在第三个月居然接到了利润有5000的订单,后面每个月都有几千的利润。
在公司呆的久了也越来越腻了,另外老板实行很严格的成本保密政策,让我觉得不舒服。在发展上,我更倾向于拓展产品,其实公司本来就是半公半贸的,多拓展产品可以增加成交量,而老板却倾向于只搞他自己的那些产品。诸多的分歧和自己的想法,出来单干的想法越来越强烈。经过5年的发展,公司的外贸收入已经是外贸收入的2倍,尽管老板对我有知遇之恩,但是我觉得我是老板的贵人,正因为有我的存在,让他从百万富翁跃入千万富翁的行列。5年来我任劳任怨的工作,培训业务,管理团队,拓展业绩,到今天我也付出了很多。
终于在2017年9月开启了自己的创业历程。其实公司已经很早就注册好了,剩下就是租办公室,开平台,因为之前这个过程已经在脑海中演练了很多遍,所以很快。用了3天的时间租了一个房子,因为是机器行业,只能租一个城中村,加上刚刚创业不想花费太多投入。在离家10Km的地方租了一个铺面,大概20平方,可以放2张桌子,还可以放一些货,就这样我开启了自己的soho历程。
一些在预料之中,经过2个月发展,基本把平台回本,那时候白天工作10个小时,晚上不加班回家打游戏。日子过得悠哉悠哉,也毫无压力,一个月居然还有5万的利润。现在想想在公司干同样的业绩却只能拿到6000心理就有点不平衡起来,后悔自己没有早点出来。17年岁末,又开了一个阿里巴巴国际站平台,后被一个朋友约去看车,又看上一辆车,又毫不犹豫付了定金,这个是人生的第二辆车,15万。
回顾过去的创业经历,最快乐的时光莫不过与在刚开始创业那段时光,有规律的上下班,同时又可以愉快的玩游戏,开支又不大又没有负债,那可能是我过的最惬意的时光。
随着业务的增长,我决定开第三个国际站平台,另外打算组建自己外贸的团队。
看着自己目前办公室越来越不舒服了,于是上网查了下,一下子被租赁信息吸引了,虽然那个位置在城中村,但是房租还算便宜,也还够大。100平的办公室,足够可以放我的产品设备,另外也有足够的空间用来拓展业务办公室。
于是乎说干就干,经过简单的布置,就是开始搬迁之路。现在深刻的感觉一个人的公司是多么艰难,当时既要自己处理询盘和公司的上的事情,还要发货和安排办公司事宜。而我的产品都是很大的,有些一个人根本没有办法移走。于是我开始考虑找个帮手。搜索下头脑中的人,目前我只能找找身边的亲人了。
我有一个懒惰的父亲,在我的童年印象中,除了开过超市破产,还有就是帮我花钱找关系找学校外,其他没有给我留过好的印象。家里的一切事务都是母亲一个人在操持,而且大多数时间他都在外面跟狐朋狗友喝酒赌钱,从来不过问家里的事情。也许正是因为他的懒惰和不思进取,而驱使我不断的进步,追逐我想要的生活。在我看来我童年的不幸,大部分都是由于这个不负责任的父亲导致的,所以成年后的我对他没有特别好的印象。
随着业务的增长,我基本无暇顾及家里的事情,整天变的越来越忙碌。直到有一天我接到老家邻居的电话,说我爸打麻将输了几万元钱,别人要追要赌债,现在连养老金都要还赌债了,每天只能到隔壁小店赊别人的绿豆饼度日。还在忙碌中的我彻底愤怒了,差点把办公的电脑给砸了,我决定无论如何要他带回东莞来。
下午就在愤怒中驱车6个小时赶回家,帮他还了赌债和其他的钱,然后毫不客气把他带上车,尽管他不愿意,但是由不得他,强令他跟我一起去东莞。
搬到新公司我更加努力的工作,配齐了办公的电脑和桌椅后开始忙碌起来。为了能够快速回应客户的询盘,我搬一个行军床在办公室,早上基本6点起床,晚上有时候2点才回家休息。除了应付3个平台,还要为招人做准备。花钱买了广告,很快就招到4个本科毕业生。经过短暂的培训,很快上手,公司团队开始壮大。
到18年中旬,一个月已经稳定在15万的收入了,后面一个朋友约我去看房子,我就去了本打算陪他去看的,但是想想赚钱这么不容易,房价又涨这么快,又有买房的冲动,朋友看出了我的心思,也劝我在买一套,于是一咬牙又买了一套,现在想想这也许是一个错误的决定。这里告诫外贸soho同胞请理性消费。
随着收入的不断提高,我花钱也越来越大手大脚,玩游戏的电脑和配件更新了一代又一代,游戏耳机也有之前几十元的到现在几千元的耳机。为了偶尔锻炼下身体,买了健身器材,后面干脆直接买了跑步机和其他的全套的健身装备。周末为了能够骑车出去走走,直接买了一辆2万元的自行车。其实按我当时的收入,还要还2栋房子的房贷,还需要钱用来经营公司,所以15万的利润根本我不够我花费,更多的是透支信用卡,从创业开始我就陆续办了6张信用卡。也许是童年的困窘让我希望通过现在来补偿吧。
过度消费终于酿成了危机。没过多久,我发现我居然我发不下来工资了,尽管每个月有15万的利润,但是对比我的支出,已经入不敷出了。于是我想到去银行贷款,这是我创业一来第一次至暗时刻。当我带着身份证和营业执照去银行的时候,银行告诉我:你信用卡已经负债80万,不能贷款。我从来没有想到我会负债这么多,于是换一个银行试试,还是一样的结果,最终我决定去借高利贷了。
清楚记得那时略显阴暗的下午,我按着街边小卡片的指引,通过弯弯曲曲的楼梯,在一栋大厦不明显的角落找到一个贷款公司,贷款了20万,算了下利息,到手也就是10多万,需要拿房产证抵押,看看马上要月末发工资了,不得已只的签订了贷款合同。然而20万并没有让我支撑太久,我最终决定辞掉了这4个业务,尽管我对他们的表现满意,但是因为自身财力问题不得不做出这样的决定。这是我后来一直比较后悔的事情,但是又没有办法。
此类外贸经历类文字更多是写给自己的,人这一辈子不会有很多次机会来回顾自己,并留存文字的。每一段人生都是精彩的,回顾自己,分享人生,也期待你能来分享。
餐吧创业思路怎么写 写给共享厨房领域内创业者的一封信:没有金巢,何来凤凰?
温馨提示:本文约5100字,烧脑时间12分钟,筷玩思维记者徐畅盛发于北京。
共享厨房和创客空间,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关联吗?有什么关联呢?看上去好像有点不搭界吧。那么,把共享厨房、创客空间、高科园、万达广场这四种不同领域的业态放在一起,我们能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吗?
当然可以,它们的共同点就在于四个字——筑巢引凤。
没有凤凰,万达广场就是一堆建筑;没有凤凰,高科园就是圈起来的空厂房;没有凤凰,创客空间就只剩下“空间”,共享厨房又和谁去“共享”呢?
良禽择木而栖,凤凰为什么又凭什么到你家呢?没有金巢,何来凤凰?
不是所有的建筑物都叫“万达”,万达之所以成为城市新地标,凤凰都抢着要来,就在于它打造了一个集购物、餐饮、娱乐、文化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独立的大型商(生态)圈。凤凰到万达广场有生意可做,有钱挣还有发展前景。同样的道理,共享厨房倘若希望“凤凰”抢着要来,就必须构筑一个生态,一个可以让凤凰发展壮大的生态。或者换句话说,能为入驻的(不仅止于)餐饮品牌提供什么样的生态服务,体现的是共享厨房的核心竞争力。
对于共享厨房来说,谁都不想当二房东。
从战略的角度来说,共享厨房是一个可以为周边3到5公里范围内的消费者,提供不仅止于餐饮服务的本地生活平台。从战术的层面来说,比跑马圈地做大规模更重要的是,共享厨房需要打造一个有助于餐饮(或其它)品牌做大做强的生态链。
本文主要从战术的层面,从孵化餐饮品牌、为餐饮品牌运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这么几个角度,来解读如何打造一个有助于餐饮品牌做大做强的生态链。
孵化餐饮品牌,帮助(外卖)商户少走弯路
外卖市场大,但外卖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了。以前,你只要做的口味好,价格实惠些,网上订单纷至沓来。现在,你要再抱着请个好厨师做外卖的想法,说实话就比较悬了。
举个有关菜品定价的例子:以往我们都是先核算成本,然后再参照一定的比例,算出具体哪道菜卖多少钱。现在要做外卖了,我们一般会加上包装成本和平台扣点等等,再做出一定的折扣优惠,最后得出一个认为是比较公道的价格,准备放在网上。只是当我们打开外卖网站,想看看外面的行情时,就有点傻眼了,怎么遍地都是“满25减20”、“满16减15”?难道是赶上人民公社,吃饭不要钱了?这什么套路?
对,这就是套路。早先商场搞活动时惯用的套路,先涨价再满减,只不过是现在被互联网营销大师发扬光大,长江后浪推前浪了。套路重重,玄机暗藏,美其名曰是“眼球经济”。搞得我们消费者现在倘若没一点智商,连个外卖都点不好了。其实何止消费者蒙圈,很多刚做外卖的商户都是一头雾水,不知道自己的菜该卖多少钱了。
此外,还有外卖平台的规则、流量如何获取、怎么选择菜品图片、如何管理消费者评价等等。而所有这些知识,对于做外卖来说,还只是初级的入门水平。
帮有堂食的商户开通线上外卖、线下自提外带,增加了更多的销售场景,是不是就可以叫“新零售”呢?如果是的话,那么满大街的大小餐厅都是“新零售”了,现在哪个餐厅不让自提外带、不上外卖平台?但是,对于大多数戴着“新零售”光环的餐厅来说,堂食忙时顾不上外卖;等到堂食不忙,铆足了劲准备做外卖时,发现外卖订单就像谈恋爱时的小姑娘,甭管你什么原因没理它,它都会跟你耍些脾气不理你。
事实上,相对于线上动不动月销5000+的外卖品牌来说,我们很多餐厅的外卖更像是打酱油的。
所以,做外卖其实是门学问。外卖江湖的坑不少,共享厨房有必要也有这个能力帮助到大家。比如团队有多年餐饮行业从业背景的吉刻联盟,利用自身在餐饮及互联网外卖运营方面的经验及优势,帮助餐饮创业者少走弯路;再比如黄小递,为商户做免费培训等等。
可以这么说,所有的共享厨房都希望能帮助到商户。商户挣到钱,共享厨房才会有钱挣;帮助别人挣钱的人,才是最富有的人,比如那个要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叫马云的人。
构建供应链优势,提高餐饮品牌运营效率
别人家的外卖品牌,比如入驻吉刻联盟的“哈林牛蛙饭”、“曼玲粥店”等等。一个“一道菜”卖两年,一个年销售额六亿。那么,筷玩思维的读者肯定感兴趣的是,这些“钢铁”是怎么炼成的?或者说,这些“钢铁”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
在筷玩思维(ID:)看来,这些“钢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聚焦单品”,我除了会做牛蛙饭(粥),其它什么都不会做,我不能满足你对其它品类的要求,只要您想吃牛蛙饭(粥)时第一个能想到我们就够了。
极致单品的背后就是供应链,标准化的成品及半成品,既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效率。对于新锐的外卖品牌来说,要么自建供应链体系,要么和比如六膳门这样的第三方供应链科技公司共同合作解决供应链问题。供应链解决的是生产力的问题,只有保证了产品品质及品质稳定,才可以放手去做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
那么,共享厨房如何构建供应链优势呢?
供应链涉及的环节很多,除了研发、生产、品控之外,还有前端的集采、后端的物流。共享厨房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涉足供应链的某个环节,给予餐饮品牌相应的支持。
比如说,前端的集采,共享厨房可以做一个打包,聚合所有商户对食材的需求,然后交给专业的专注于前端集采的供应链公司。随着共享厨房快速的扩张,商户的食材总需求量不断上升,共享厨房相对于专注于集采的供应链公司,会拥有一定的议价权,这有助于进一步降低商户的成本。
除了降低成本之外,构建供应链优势的另外一个重要的方面体现在:确保食品安全。食材供应链包括两方面,一是成本,二是质量。食材不好,再好的加工技术都枉然。这么说吧,对于米、面、油之类的基础食材,共享厨房可以做一个聚合采购。别人用不用地沟油,我们不知道,但是至少我们可以保证,我们(共享厨房)旗下的所有餐饮品牌没有地沟油。
在后厨场景设计规划中严格按照国家卫生安全相关规定,同时规范生产人员的操作要求。那么,在此基础上,共享厨房可以底气十足大张旗鼓地对外宣传:也许我们某个餐饮品牌的产品不合你口味,但至少,我们可以向您保证食用安全卫生。
在如今的互联网外卖江湖里,敢于确保食用安全,那也算得上是独门秘籍独树一帜了。
对于专业外卖品牌来说,流量不仅是贵的问题,更是要命的问题
从成本的角度来分析,理论上说,20元的餐品,如果加上1元的餐盒费、3元的配送费,那么,消费者实付是24元;外卖平台扣点20%的话,就是24元×20%=4.8元,商户实得20元+1元-4.8元=16.2元。由此可见,由于外卖平台的介入,商户增加了营业收入,消费者得到便利。付出的代价是,原本16.2元的餐品,消费者现在要付出24元。
而现实情况往往要比理论复杂的多,商户还得花钱买流量,没有流量做外卖,基本上就是打酱油。如果商家实得在14元左右,换句话说,消费者花24元,得到的很有可能是原本14元左右的餐品,那么消费者开不开心呢?天知道。
事实上,现在有某些区域的外卖市场已经陷入一种病态的疯狂状态。某些外卖品牌的总店靠买流量、刷单、大额折扣、补贴运费等等不正常手段(对外往往给自己脸上贴金说是互联网思维。你要质疑他,他会说你没有互联网思维,然后整一大堆什么裂变、病毒式传播、新零售等等新名词,不把你整晕他就不是导师),在自身大幅亏损的状况下,人为地制造订单爆棚的表面假相。你说他傻吗?他不傻,他只是不想挣消费者的钱,他想挣的是加盟商的钱,圈完钱就跑。
现在的问题是,在现行的外卖平台规则下,有些品牌不计成本做大额的满减活动,你不做活动,你就没有流量;你跟进吧,利润空间将会大幅压缩。他有病,要打针,你平白无故跟着吃药。而外卖平台似乎更愿意看到这样竞相让利的局面。对于雁过拔毛的平台来说,它更在意的是整体的成交量。
我们一直说要赋能商户,说要打造一个有利于餐饮品牌成长的生态链。那么,现实一点具体一点,从关心商户的喜好疾苦开始,问问商户们最大的喜爱和苦恼或者直白一点说,最爱什么最恨什么?答案都不用想的,就是外卖平台。
堂食自带流量,写字楼底下的某些餐厅总是要排队取号,线上流量多个场景什么的时髦概念,对这些餐厅来说,它会让你哪凉快哪待着去。但是这种黄金档口数量有限租金不菲,于是我们就想在偏一点的地方找个门店,店面好找房租还便宜,利用配送和线上流量做外卖生意。我们什么都想好了,唯独没有想到的是,线上流量越来越拥挤、越来越贵。
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下去。对于营收基本靠外卖的外卖餐饮品牌来说,流量不仅是贵的问题,更是要命的问题。所以即便是对外卖平台恨得牙根直痒,那又能怎样?咬碎的牙齿只能往自己肚子里咽,难不成还想起义造反吗?
造反?拿什么资本造反?单个的外卖品牌根本无法摆脱(流量)对外卖平台的依赖。
那么,共享厨房能不能有效地帮助商户降低或说减少(流量)对外卖平台的依赖呢?如果可以的话,那也就意味着,外卖品牌对共享厨房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依赖。依赖这个玩意儿,高大上的说法就是“粘性”。一旦产生这种粘性,外卖品牌还离得开共享厨房吗?
筷玩思维认为,共享厨房完全可以帮助商户有效地降低或说减少(流量)对外卖平台的依赖。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共享厨房就要去搭建一个新的外卖平台,我们说品牌即流量:一个位于上海某个具体地址的共享厨房品牌,江苏人民没听说过有这么一个品牌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某个共享厨房品牌)必须而且有能力做到,在它所能够覆盖到的3到5公里区域内家喻户晓。
我们都知道,所谓的生态还包含有另外一方面含义:在一个池塘里,有鱼有虾还有青蛙。共享厨房可以按照“严选”的模式,打造一个满足周边消费者多元化、多样性需求的多品类生态:有做早餐的,有做夜宵的,有做下午茶的,有卖咖啡的,有做甜品蛋糕的,有卖水果的(具体需要哪些品类可以做一个相关的数据分析)……
摆好了一桌盛宴,接下来就要看你能不能让周边3到5公里区域范围的人知道、喜欢,并且爱上这一口。
配送是连接消费者的通道和桥梁,配送的更高境界是社群经营
共享厨房的配送,在目前主要还是依赖于众包配送平台。有经验的配送员会守在共享厨房的外卖出单口,抢单到店快,运气好可以做并单,一趟可以同时送好几个订单。当然,这种配送更多的是完成任务,把餐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即可,还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连接消费者的通道和桥梁。
之前有种观点认为,共享厨房自建配送的话,将会是一地鸡毛。有专业的配送平台,为什么还要自己去做?难道不知道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吗?
理论的东西有时也是害死人,正说反说听上去好像都有道理,如果凡事都要等理论界争论完再去做的话,那基本上什么事都不用做了,什么事也做不了了。
我们为什么不去尝试一下呢?从成本的角度来分析:以食云集公开的日5000个订单为例,如果每单配送费是5元的话,总计是2万5的配送收入,参照配送员日均300元的收入,可以请大概80个配送员。在5000个订单中,中午的订单可能会多一些,我们按3000个订单计算,平均每个配送员送40单。如果是按目前的众包配送模式进行配送的话,说实话,一个配送员的确是很难在一个中午完成近40单的配送。
但是,我们换一个思路:如果是共享厨房自建配送的话,那么我们可以以共享厨房为中心,以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为干线配送,以比如吉刻联盟自创的“驻楼员”为支线配送。我们把支线配送比作为一颗颗散落各地的珍珠,由干线配送这条线把一颗颗珍珠串起来,以此构建一个以社群经营为导向的干线+支线的配送网。
在共享厨房端,以某个时间段比如15分钟一次,对所有订单做一次聚合,按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送出。干线配送只需要把餐品送到每一个“驻楼员”手中,由驻楼员具体负责这一栋楼的餐品分发。
配送的更高境界是社群经营,而社群经营的关键点就在于“驻楼员”。几个驻楼员一组负责某一栋楼或是某个小区,这栋楼或者是这几个小区就是他们承包的责任田。除了准时送达物品之外,他们更重要的任务是和他们责任田里的消费者成为朋友。天天都是这么几个人为你服务,说的难听些,至少也可以混个脸熟。
那么,当熟人拿着精美的宣传单,微笑着对你说:这是我们新到的什么什么水果,您要不要尝一尝?需要的话我马上给您送过来……你也许不想买,但至少你不会立马把宣传单丢进垃圾桶里。
如果说盒马是通过构筑线下消费场景来获取更多的成本更低的流量,那么,“驻楼员”就是共享厨房获取更多的成本更低的流量的最佳入口之一。
以“驻楼员”作为一个纽带,让配送成为共享厨房连接消费者的通道和桥梁。共享厨房自建配送,算的不仅仅只是一笔经济账。就算是从经济的角度来说,这也不是一笔亏本的账。事实上,相比较于依赖外卖平台的流量和配送,共享厨房通过打造自己的品牌,建设自己的配送网,将有效地降低入驻商户的流量及配送成本,进而增加入驻品牌的竞争力。
最后,筷玩思维想说的是:品牌和配送,可以给共享厨房带来无限的想象空间。
9月11日,筷玩思维集结全国近20位餐饮产业链大咖聚首重庆渝中区希尔顿酒店,一场关于“新餐饮·新零售”连锁餐企转型升级的干货盛宴正在火热进行。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刻进入峰会图片直播,近距离感受现场盛况!
接下来,长沙、南宁、合肥、上海、广州、南京、南昌、青岛、天津、无锡、福州、济南、哈尔滨、宁波、大连、西安、深圳、厦门、海口、兰州、苏州、郑州、北京、成都、杭州、武汉、昆明、香港、澳门、台湾......主力热点餐饮聚集区筷玩思维无死角覆盖,盟友军团基本集结完毕...上战场、打胜仗,还得靠盟友。